close
  2015年五月份, 曾經有一篇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杜克大學主Michael T. Durheim等人共同發表的研究論文, 受到臨床醫學界的討論和矚目.

  在這篇名為"六分鐘步行距離(6 minutes walk distance, 6MWD)與重力加速度傳感器(accelerometer)兩因素可獨立預測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疾病癒後(outcomes), 且結果不受到2011年GOLD指引(Independent of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1)分級的影響", 其研究發表在美洲胸腔醫學會會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原作者們的結論則明確地指出: 運動的耐受性, 以及每天生活的生理機能, 對於預測慢阻病是否必須入院, 或是因病而產生致命死亡, 都是重要的指標. 這種預測不會受到傳統上, 特別是2011年以後大家所熟悉GOLD指引訂定的新型態ABCD四級分類法所限制. 所以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可作為一種能調控的(modifiable)的危險因素(risk factor), 它變成應受到重視的操作目標(a target for interventions), 以增進慢阻病有臨床價值的疾病癒後.

  當我們詳看這篇文章的被研究者, 也就是來自於一項命名為INSPIRE-II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中所特別找出來三百二十六名慢阻病的病患, 而這個隨機分派研究的原始目的正是想要研究有關於面對疾病個人的因應技巧(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coping skills training intervention), 還是稍微要先知道這類的研究可能有的實驗限制, 也就是原作者們知道: 受試者都是白種人, 而且原本這個研究並不是主要用於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族群的患病者, 也沒有mMRC或是CAT兩項評估工具的分數, 還好他們應用的是與CAT分數高度相對符合的SGRQ, 才能分出研究結果中的2011GOLD分級. 此外, 這個統計中有關於2011GOLD 分級為B與C的受試者人數都比較少. 這些限制都必須受到未來類似的研究再追蹤評估和分析.

  版主把這個研究的四個圖整理成一張圖表如下, 希望這張看起來有點busy的圖型郤也能提供有關的訊息給朋友們參考.



2015年五月份在美國杜克大學發表於美洲胸腔醫學會會訊的文章呈現出, 慢阻病的病人的六分鐘步行距離與每日步行步數可以預測發生必須入院或發生致命死亡的機會(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ang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