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的某一個六月的星期六下午,在台北的一場醫學會的討論現場,聆聽了許多台灣與國際的臨床醫師和研究醫師們,共同針對抗血管新生為主題的治療原理與成效,所表達的醫學新知和真實療效報告。而剛好隔一天,星期日的上午也是在台北市市中心的開會現場,由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所主辦的呼吸道疾病夏季討論會,也有機會在聽講之餘,把現今氣喘病或慢阻病的臨床致病研究與可能仍未能完全解決的臨床困境,用自己的想法,順手記成了一頁筆記。兩天的心得,郤剛好有一個交集之處,也就是今天版主所要討論的重點:VEGF。就讓我們先簡單看這張比較屬於【示意圖】的版主心法筆記內容。
持續而強烈的間歇性低血氧,像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病產生的狀況,或是發生自強烈而持續的支氣管痙癴狀態而產生在上皮組織和皮下組織與細胞外間質顯著的拉伸與放鬆狀況,兩者會引動重要的細胞膜上單元體【連結素(或稱為整合素)】,將引起後續足以喚起廣泛的VEGF作用於間質的幹細胞類型的血管新生作用。 |
所以,如果考慮用一個觀念來理解人類生理學或是致病的病理學,在2017年的現在,就可以從體內的細胞組織,是否處在一個過度【緊張】或是【過硬】的細胞間質環境之中,有沒有組織細胞階層或是全身所在環境兩個階層均面臨到低氧氣缺氧的刺激,而誘發免疫細胞的過度浸潤與活化有關。
在還沒有看以下的圖片與解說內容之前,有關於integrin的內容,可以請各位點撀版主先前所寫的一篇文章,再參考一下文章裡所提到的integrin與嗜伊紅白血球的相互作用關係。簡單而言,嗜伊紅球是能受到連結素(整合素)影響而自血管內,跨過細胞外間質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而移行到了肺泡上皮組織和皮下組織,而後持續引發它所相關的病理生理效應。
這張圖片主要是介紹各位讀者朋友們,可以參考其中QRcode所連結的一篇2015年的文章,將可以取得一些面對於integrin連結素(整合素)為標地的治療可能性研究。 |
首先,一樣使用柯P的開會簡報法,先講結論:
- 內皮組織和外皮組織,都有它們的細胞外間質,而間質的環境,會影響平滑肌,血管等的增生與纖維化,甚至透過樹突狀細胞,反過來影響免疫過敏等作用。
- VEGF Receptor (VEGFR)與integrins, Annexin-A2, PAR-1在面向間質的位置,透過連結間質中的fibrin (fibrinectin),感知間質的硬質度stiffness,而能讓環境缺氧的地方高度被釋放或分泌的VEGF,輸送至可以形變的stem cells細胞內部,或是原本就在當地的結構的細胞內部,引動ERK訊息傳遞鍊的後續反應。
- 當環境硬質度偏高,卻又有thrombin,Fxa等凝血相關因子存在的時候,血管新生將加速進行。若間質存在如MMP-3類的蛋白結合分解相關因子,則可以想一個汽車變速箱或是,火車軌道變換閘,形成影響VEGF-CTGF的鏈接,透過Rho-A訊息傳遞鍊而導致後續作用走向血管內皮新生,或是走向肌纖維母細胞新生的不同路徑。
- 簡單來說,為了鞏固當地的細胞組織生存機會,越變硬變厚的細胞外間質,又有外力暴力搖動的地方,VEGF-integrins的影響越厲害。
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放在以下共計16張圖片下方的文字說明了,就有請各位讀者茶餘飯後稍加關注囉。
References
- Maria Kechagia et al Endocan and the respiratory system: a review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6; 11: 3179–3187 doi: 10.2147/COPD.S118692
- Simons M et al Mechanisms and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VEGF receptor signaling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16 Oct;17(10):611-625 doi: 10.1038/nrm.2016.87. Epub 2016 Jul 27.
- Anne Briancon-Marjollet et al Intermittent hypoxia upregulates serum VEGF Letters to the Editor Sleep Medicine 2014;15 :1424-1429
- Christos A. Goudis and Dimitrios G. Ketikoglou Obstructive sleep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7;230:293–300 http://dx.doi.org/10.1016/j.ijcard.2016.12.120
- Kelsey D. Sack et al Extracellular Matrix Stiffness Controls VEGF Signaling and Processing in Endothelial Cells J Cell Physiol 2016;231: 2026-2039
- Changjun Li et al RhoA determines lineage fat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y modulating CTGF–VEGF complex in extracellular matrix Nature Communication 2016;7:11455 DOI: 10.1038/ncomms11455
- Janette K Burgess et al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 the under-recognized element in lung disease? J Pathol 2016; 240: 397–409 DOI: 10.1002/path.4808
第1張.
一般正常的生物化學發現,維生素A,能夠產生【抑制】內皮組織細胞的增生,而內皮生長因子VEGF郤能透過ERK訊息傳遞鏈影響而促使增生。 |
第2張 |
正如同這張版主編製的圖片上的文字所寫的,直接的作用比較接近一般的生理或生物化學反應,能讓接受VEGF的細胞出現【遷徙】【增生】與【衡定】等作用。不過,我們還是比較喜歡發現,所謂將會造成生病狀況下的特殊作用,也就是圖片左側所提到的,當作用物VEGF與接受體 (receptor) VEGFR結合並且往細胞內部移動(internalization),將引起【變形】【變透】(註:通透性)與【變鬆】等作用(註:影響附近平滑肌而舒張鬆弛)。 |
第3張
第4張
臨床試驗之中可以看到,即使是正常人個體,刻意創造一個略為缺氧的睡眠空間,被研究的人在十四天之後的睡眠,也能看到血液中的VEGF量增加了(圖右)。同一個研究團隊,使用同樣的方法,也發現這樣子環境的氧氣被刻意降低用於模擬缺氧狀態,能使被研究人的收縮血壓,以及舒張血壓兩者,都有了上升增高的結果(圖左)。 |
第5張
第6張
第7張
在這】篇發表在2017年的臨床研究中,老年男性被當做試驗主要對象,結果看到了夜眠時生理多種訊號偵測儀器所能判斷的心律跳動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代表副交感神經活性的LF訊號,最為低落的百分之二十五的受試者,出現心房顫動的機會,比起副交感神經活性最好的另外百分之二十五相對族群【增加】百分之四十六,將近五成機會。 |
第8張
這種比較睡眠呼吸中止與心房顫動的臨床試驗確實並不少見,從2007年被研究人數達到三千五百多位的研究,風險有3.29倍,一直到2015年被研究人數有六千八百多名的研究呈現約一點五倍的風險,都告訴我們必須從夜眠時呼吸是否已經不正常地呈現呼吸中止症表現,去看另一個生理系統出現心律不整的必要性。 |
第9張
第10張
當我們利用心房顫動來說明,即使像心肌如此強軔的組織器官,還是會面臨缺氧,血球和血管的相互作用影響了內皮細胞的細胞外間質,如果同樣的觀念放在胸腔的疾病上,也不難理解如肺纖維化,肺癌或是後面一篇2016年的回顧複習性論文(review article)針對包含氣喘病(asthma)和肺阻塞(COPD)提到這些與細胞外間質的變化,足以造成疾病的持續病變了。 |
第11張
第12張
第13張
第14張
在這篇專門討論細胞間質能影響人體呼吸系統疾病的文章中,再一次看到了作者們想表達的,正是細胞間質從十分稀疏鬆散的結構,因為了某些因素出現形質的改變,而變得【又厚又硬】的時候,由體內產生細胞的大工廠,比如是骨髓或是,以前我們也曾經討論過的脂肪組織等,將會讓各式各樣的細胞跨越內皮組織的血管,細胞外間質這段路,而常駐或更移行到了上皮組織,而造成上皮的破壞和發炎等結果,產生可見的病變。 |
第16張
最後,讓版主把今天這篇部落格文章的這些內容,再次滙整在這張卡通圖上。當然,主要的部分還是要強調不論是組織因為發炎而缺氧,或是早期原始的腫瘤細胞分裂所自我構築的缺氧壞蛋,還是正常的心臟,肺部的內皮細胞因為荷爾蒙或什麼其它各式各樣的原因所出現的局部缺氧,都能透過原本與維生素A互相平衡的內皮細胞增生與抑制的VEGF作用,得到醫學上可以明白的後續作用。這個部分的關鍵因素,是細胞間質的【硬質度】,而且,血液中調控凝血抗凝血的factor Xa, thrombin等,則是一個有趣而且能讓現實中臨床主治醫師在面對臨床疾病時,就能掌握與治療的路徑。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