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關心呼吸道疾病在冬季的急性發作機率,究竟是否會比夏季來得高? 

  而急性發作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就是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TSPCCM)在今年特地因地置宜重新命名的【肺阻塞】【台語:【肺塞病】】,代表的著病情控制得不如理想,必須小心加重追蹤頻率和調整吸入型用藥,或是調整口服用藥,才能避免這個慢性呼吸道疾病造成患者生命的危害或是工作與生活品質的降低。

在最新版的GOLD 準則中的表格5.8裡,介紹了能降低急性加重惡化的【醫學介入】措施,包括有:

  氣管擴張劑,含類固醇的藥物,抗發炎的藥物,抗生素,調節痰的藥物以及其它這六種大的類型。重要的是,氣管擴張劑這部分都是長效型的用藥,而沒有中效或是短效的吸入劑。含類固醇的藥物,則是皆與其它氣管擴張劑【併用】的型式使用。抗發炎的物質只有提到PDE4 inhibitor,即roflumilast (Daxas (R))一種,而在更新版一開始的說明之中,就提到因為副作用常見,xanthium茶鹼類列於緩解急性惡化治療實證建議C的非首選藥物。

  調節痰的用藥則是常被胸腔內科的醫師使用的N-acetylcysteine或是carbocystein;而最後其它類則提到必須戒菸,要進行肺部或心肺復健以及肺容積縮減手術等等。

臨床醫師或是相關的醫療工作者,必須知道肺功能測試是十分重要的確診工具。一旦好好地做了肺功能檢查,達到肺功能報告品質要求的項目都有了,再配合問卷查問的COPD評估測試(CAT)或是mMRC結果,就能知道一位肺阻塞的患者朋友,可不可能是生活被影響較為厲害的狀態。若是再加上過去一年嚴重加重惡化必須進入醫院治療的病史,將可以完整地打肺阻塞患者的2017 GOLD分級了。
如果是胸腔內科或必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的患者的主治醫師,將面臨2017 GOLD不同分級下,選擇藥物的情境。我把原呈現於GOLD 準則表格ABCD裡的藥物,重新繪製成這個圖案。當然,透過這樣一張圖想要完全了解原文原表格的全貌,而不經由現場解說的可能性,是比較不容易的。但是,透過圖像化的組合,應該能幫助記憶的效果。


這個圖,則是用來說明,有人想要推動無臨床症狀的肺功能檢查作為篩檢肺阻塞(COPD),這個主意在準則中再次被提到是不必要的。【有症狀】【有風險】的情況下,才值得被鼔勵進行【積極】肺功能判定,以成為確診COPD的重要工具。
  在臨床工作十分忙碌的情況下,能好好治療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或是COPD的患者,需要的是降低未發現而實際存在的表徵,兼顧多重合併症的可能影響,而好好地選擇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相信,這次改版的GOLD準則,能更貼近我們工作的實務,而期待更多被治療成功的人,能恢復中老年以後期望的生活品質,進而延長生命,享受該有的人生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ang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