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達到氣喘病被有效控制(control)的治療階段, 目前的臨床指引的確有著不少的藥物可以選擇. 不管是不是常用的吸入式類固醇, 中長效乙二型擬交感神經促進劑或是口服的其他用藥, 如果能夠讓生病的氣喘患者減少每個白天出現的症狀, 恢復生活的作息, 讓夜眠連續而不中斷, 也很少必須額外掛號看門診甚至隔沒有太久又因為出現急性發作的症狀而跑到急診掛號或住院治療, 那就是有效的控制. 

  長期使用雙效合一的吸入式類固醇加上中長效乙二型擬交感神經促進劑用藥, 理論上能大量減少了氣喘患病者氣體通道, 也就是支氣管分枝的過度敏感和慢性發炎. 但是遇到了症狀沒有辦法解除, 而緊急緩解的短效乙二型擬交感神經促進劑吸入和口服類固醇已經用上了的話, 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能避免急診多次甚至住院呢?
在2013年的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有一篇由Sabina Antonela Antoniu和Ileana Antohe兩位, 其中前面一位是醫學和藥物的博士, 而另一位則是護理系老師, 則提到了使用tiotropium (本文簡稱TIO)用於氣喘病的可能性. 文章內容是由兩個相關於已用了雙效合一的氣喘維持用藥另外配合使用TIO的臨床研究, 即PrimoTinAsthma 1和PrimoTinAsthma 2的結果. 這個研究的標的用藥是常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長期維持性藥物, 本身在藥理學上屬於長效型抗(毒蕈)乙醯膽醶類(long-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 LAMA)製品, 因為在實驗室裡, TIO本身除了有些氣管擴張的效果以外, 還略有抗發炎的藥理效果被觀察得到, 因此在前述的臨床研究下, 的確也發現共約九百一十二位被研究對象, 其中接受TIO共有四百零九名, 所有被研究者和對照使用安慰劑者的年齡在五十三歲, 超過百分之六十(60.4%)是女性, 各名被研究者大多有二十八年的COPD患病史, 而其中約百分之十九在研究前一年至少有三次的急性COPD發作(acute exacerbation, AECOPD), 平均的肺功能檢查第一秒用力吐氣流速(FEV1)在預測值的百分之六十二點二. 

  研究結果發現, TIO的使用在PrimoTinAsthma1可以回升FEV1最高值達到八十六毫升(86+/-34 ml)(p值為0.01)與另一研究分支則可以回升FEV1最高值達到一旦五十四毫升(154+/-32 ml)(p值小於0.001). 而顯著的效果另外可以發現, 在研究用藥之後第一次急性惡化的時間出現點(time to the first severe exacerbation), 使用TIO的受試者達到二百八十二天, 而對照組則在二百二十六天, 讓統計後的急性嚴重發作風險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一, hazard ratio 0.79 (95%CI 0.62-1.00), p值等於0.03. 
而後續的研究, 在這個令人感到有趣的成果被看到了之後, 2013年十一月另外一篇針對什麼潛在特質才會比較對TIO有反應結果, 則是被發表在J Allergy Clin Immunol, 由Peters SP. 等人在美國國家許多研究中心共同執行(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s Asthma Clinical Research Network)的研究報告, 發現似乎對於短效的乙二型擬交感神經促進劑(albuterol)有好的反應下, 另外, 對於比較明顯的呼吸道阻塞狀況下, TIO的效果能比較清楚可見. 

  到了2013年年底, 以及2014年今年的年初, 則另外還有兩篇系統性分析和巨量分析論文, 也是針對這個藥物的氣喘治療效果提出正向的研究結論. 

  因此, 在難以控制的氣喘, 已經使用上雙效合一的用藥, 還可以再加上tiotropium看起來已經被專家們確定同意了.  只是, 在考量藥物的臨床成效和經濟花費必須兼顧, 國內也有學者, 陳浩銘醫師在他2013年10月的研究所論文研究指出, 即使是不同組合的吸入型類固醇加中長效乙二型擬交感神經促進劑, 和TIO併用下也有不一樣的優先考量順序. 

  1. Sabina Antonela Antoniu & Ileana Antohe Evaluation of inhaled tiotropium in asthma, uncontrolled with standard combination therapy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2013 May;14(7):967-969
  2. Stephen P. Peters et al 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tiotropium versus salmeterol in asthmatic adults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13 Nov;132(5):1068-1074 (filetype:pdf)
  3. Befekadu E. et al Tiotropium in asthma: a systematic review J Asthma Allergy 2014 Feb;27(7):11-21 (filetype:pdf)
  4. Tian JW et al Tiotropium versus placebo for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asthma: a meta-analysis Respir Care 2013
  5. 陳浩銘 Chen, Hao-Ming 慢性阻塞性肺病於三合一藥物療法之臨床效果及藥物經濟學研究 Effectiveness and pharmacoeconomics of triple harmacotherap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13-10-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ang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