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謂"One airway, one disease"這樣子的觀念, 在自1997年到最近這十六, 七年以來逐漸影響了呼吸道疾病的臨床醫療原則和治療方向. 這句簡短的句子, 我把它譯成"一樣的呼吸系統, 一致的生病原因", 它隱含的意義正是, 上呼吸道器官如鼻子, 副鼻竇和咽喉附近的腺體一旦有著慢性發炎或是慢性持續性的過敏反應, 引發了組織胺的釋放和白三烯素的活化[1], 下呼吸道器官如氣管, 支氣管和肺部的細支氣管也同時面臨著相同的發炎與過敏的狀態. 而2005年以後, 針對著骨髓造血的嗜伊紅白血球和嗜鹼性粒狀白血球, 會因為遠端的過敏原刺激以後, 導致增殖和隨血液移行到呼吸上皮組織而分化與工作[2], 更是對於"一樣的呼吸系統, 一致的生病原因"理論提出新的思考方向.
最近可以被查到的一篇文章,荷蘭的Christos Georgalas等研究人員在2014年二月份的現代過敏與氣喘病學(Curr Allergy Asthma Rep 2014;14:4227)期刊整理了各等級的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外科治療對於慢性鼻竇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的策略. 在實證等級最高的隨機控制研究(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查證中, 可以發現一個一致的結論, 那就是, 在針對於臨床具有症狀的慢性鼻竇炎病患的第一線藥物治療與外科手術治療, 一樣有效. 如果是保守的醫藥治療沒有效, 比如使用上全身系統給予的類固醇, 或是局部(註, 鼻部)的類固醇, 以及合併用上較為中長期抗生素以後, 再去考慮外科手術, 是合乎實證研究結果的.
至於氣喘病是不是會影響到慢性鼻竇炎外科手術的成效呢? 在這篇文章中, 可以看到作者去檢視一些回溯性的(retrospective studies), 而沒有一致的結論可得. 即使有研究指出氣喘病的患者若合併上呼吸道的慢性鼻竇炎, 不論有無息肉, 手術結果均差. 但是有著其它為數不少的研究, 並沒有發現氣喘病是影響慢性鼻竇炎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然, 如果就術後復發慢性鼻竇炎, 或是以問卷分數進步比較差這兩項而言, 似乎有少量個案數的研究結果提出證據佐證.
最近可以被查到的一篇文章,荷蘭的Christos Georgalas等研究人員在2014年二月份的現代過敏與氣喘病學(Curr Allergy Asthma Rep 2014;14:4227)期刊整理了各等級的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外科治療對於慢性鼻竇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的策略. 在實證等級最高的隨機控制研究(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查證中, 可以發現一個一致的結論, 那就是, 在針對於臨床具有症狀的慢性鼻竇炎病患的第一線藥物治療與外科手術治療, 一樣有效. 如果是保守的醫藥治療沒有效, 比如使用上全身系統給予的類固醇, 或是局部(註, 鼻部)的類固醇, 以及合併用上較為中長期抗生素以後, 再去考慮外科手術, 是合乎實證研究結果的.
至於氣喘病是不是會影響到慢性鼻竇炎外科手術的成效呢? 在這篇文章中, 可以看到作者去檢視一些回溯性的(retrospective studies), 而沒有一致的結論可得. 即使有研究指出氣喘病的患者若合併上呼吸道的慢性鼻竇炎, 不論有無息肉, 手術結果均差. 但是有著其它為數不少的研究, 並沒有發現氣喘病是影響慢性鼻竇炎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然, 如果就術後復發慢性鼻竇炎, 或是以問卷分數進步比較差這兩項而言, 似乎有少量個案數的研究結果提出證據佐證.
- Jay Grossman One airway, One disease CHEST 1997;111(2_Supplement):11S-16S.
- W. J. Fokkens and G. J. Braunstahl One airway, one diseas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Reviews 2005;5(1):16-2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