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Apr/21 update): 增加了一張版主手繪, 參考自台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設置的空氣品質監測網, 有關於AQI和配帶口罩的注意族群對象.

  從2015年的GINA準則(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改版的內容來看, 針對嚴重氣喘(severe asthma)的部分, 隨著我們先前曾經看過的ATS/ERS針對這個主題在2014發表共識之後, 可以兩者互相參考, 進一步加深對嚴重氣喘臨床處置的暸解. 

  特別提到一點, 在官方提供的powerpoint內容中(GINA 2015 BOX 3-14(1/2)曾告訴了我們相關調查嚴重氣喘必須注意到的四項重點

  1. 確定氣喘病的診斷(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asthma)
    • 也就是要想想病人朋友所表現的症狀究竟是氣喘的症狀, 或是其它如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是經常性感染疾病所導致的. 
  2. 檢查是否有共病的存在(Investigate for comorbidities)
    • 比如說慢性副鼻竇炎(Chronic sinusitis), 肥胖症, 食道胃酸逆流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心理或精神疾病等
  3. 查看使用吸入劑裝置的動作技術以及藥物順從性
  4. 調查持續性存在的環境暴露(Investigate for persistent environmental exposure)
    • 像是過敏原或是地方性的或是職業上的有毒物質[Allergens or toxic substances (domestic or occupational)]

  對於第四項重點, 往往比較少醫學討論會看到相關文獻和討論, 因此在今天這裡, 好好查了些近期的文章並且重要的部分記錄給病人朋友或是第一線醫療工作或是我們胸腔專科的同道們參考如下:

  人類頭髮横切面的直徑大約是60微米(micrometer), 而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則可以是10微米(PM10), 10到2.5微米, 2.5微米(PM2.5)(細微懸浮微粒)甚至是0.1微米(PM0.1). PM懸浮微粒大小不同的分別, 可以看到各自能深入(penetrate into)人體呼吸道相對深部, 如PM10, PM10到2.5到鼻, 喉, 咽部等, 而PM2.5, PM0.1等則可以深入氣管, 支氣管和細支氣管, 甚至肺泡(PM0.1). 

  在2015年的文獻可以看到以歐盟國家為例, 直到2012年所報告的氣喘病發生率, 仍是百分之五到百之十五左右, 英國的氣喘比例特別高於其它歐盟國家; 而過敏性鼻炎在各個國家都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比例, 比氣喘病高了一倍以上; 2015年才發表的一篇歐盟各國所進行的調查(ESCAPE)研究發現, 對於健康的影響, PM10有著比二氧化氮(NO2)更確定的影響. 

  PM10影響氣喘病的這個歐盟進行的調查中, 呈現的Odds Ratio (OR)略高於PM5, NO2以及交通之汙染物; 就每立方米(m^3)十個微克(ug)濃度上升時, 氣喘病發生率的機率而言, 一般而言PM10都在OR 1.04 (95%CI 0.88-1.23), 不過在男性郤有些較低的可能, OR 1.00 (95%CI 0.63-1.59), 但就各個狀況下比較, p值均不小於0.05. 






AQI, mask, Taiwan
  在實驗室中以離體的細胞為主要環境的研究結果顯示, PM10的濃度提高到50ug/ml時, 明顯造成各個發炎物質分泌增加; 若以不同的懸浮微料(包括地道裡的污泥, 印表或印刷的碳粉等)研究結果顯示PM10還是最能明顯造成各個發炎物質分泌增加; 如果特別針對IL-6蛋白所試驗的結果仍是PM10還是最能明顯造成濃度增加; 

  環境中的懸浮微粒可以存在許多地方, 在加拿大進行過一個調查小學生的兒童在生活環境中受到懸浮微粒(PM)暴露影響的研究. 使用GPS衛星定位, 在學童上學所經之路之中, 自動化記錄室內, 室外和移動之間各種環境的PM量, 以比對人工記錄環境定位的傳統方法; 結果發現特殊儀器(DataRAM (pDR-1200; ThermoScientific, Waltham, MA))輔助下可以更佳確定地理座標和當時溫度環境狀況, 所記錄的結果比起用人工手動筆記記錄的地理環境分配時間, 佔每日生活所有時間的比例似乎差異不大(圖A); 但是同時所記錄到環境懸浮微粒的濃度, 似乎都比較高(圖B). 


  由時間校正後環境暴露所測到的懸浮微粒濃度, 發現在移動之間是差異最小的, 而在戶外, 在室內的與在學校內的濃度比較低, 在家中似乎就差不多; 在家中所累積的懸浮微粒量, 還是高於在學校的時間(圖C), 也就是, 小朋友們在環境中受到的空氣品質影響, 仍要以家中最先考慮. 

  一般的成年人的生活環境當然比較小學生複雜很多, 從過去可以查到的文獻來看, 2004年義大利就有針對一千多名成年人所作的室內PM2.5會引起較高氣管炎或氣喘症狀發生的報告(OR 1.4, 95%CI 1.2-1.7); 而就一萬多名孩童多國研究的一篇2013年報告, 室外PM2.5也能導致過敏性鼻炎增加(OR 1.4, 95%CI 1.0-1.9). 

  在2012年報告的印度當地研究, 使用生物燃料與同時也吸菸的情況下, 男性發生氣喘的機會更加上升(OR 2.2, 95%CI 1.6-2.9),女性發生的機會則約為OR 1.3, 95%CI 1.1-1.5). 若特別注意到有機物之中植物所造成的懸浮微粒影響氣喘而造成住院的機會時, 低濃度和較高濃度之間均能產生百分之五到三十不等的上升. 

  在2014年由Atkinson RW等人所發表在Thorax期刊上的一篇巨量分析(meta-analysis)文章可以看到, 研究發現PM2.5影響致死亡的程度, 以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兩者而言的結果有明顯意義, 約每立方米(m^3)十個微克(ug)濃度上升時氣喘病增加2%到4%的機會.

  而有趣的一件與台灣風土文化有的關活動, 就是每年四月左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繞境附近環境懸浮微粒的PM10, PM2.5均大量上升, 除了高於正常標準PM10每立方米125微克(ug/m^3), PM2.5每立方米70微克(ug/m^3)警示值兩, 三倍, 還可以在遊行隊伍經過地方超過平時的五倍, 因此版主自行推測, 根據Atkinson RW等人的結果來看發生氣喘的機會將可以達到20%到50%以上, 甚至說, 去參加了全程的繞境以後, 不出現呼吸系統的症狀或是沒有導致氣喘發生的機會, 可能是少之又少呢. 

  當然, 另一件也是可能出現大量懸浮微粒或刺激性物質影響呼吸系統或, 甚至心血管系統的活動就是台南塩水蜂炮, 也是對於氣喘病的急性發作或是嚴重氣喘控制不良必須加以注意的事情. 而生活上的突發事件, 像是火災, 化學物質外露或是中國大陸可能的砂塵暴等等, 也都是足以影響氣喘嚴重度的因素. 


  • RK Kumar et al Differential injurious effects of ambient and traffic-derived particulate matter o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Respirology 2015;20:73-79
  • Atkinson RW,et al. Epidemiological time series studies of PM2.5 and daily mortality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orax 2014;69:660–665
  • S. Baldacci et al Allergy and asthma: Effects of the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and biological allergensRespiratory Medicine 2015;109:1089-1104
  • Nethery et al.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and temperature data to generate time-activity classifications for estimating personal exposure in air monitoring studies: an automated method Environmental Health 2014;13:33
  • Jacquemin et al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Adult Asthma Incidence in Six European Cohorts (ESCAP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5 Jun;123:613–621; http://dx.doi.org/10.1289/ehp.1408206
  • 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對照表與活動建議 http://taqm.epa.gov.tw/taqm/tw/fpmi.asp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ang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