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年夏季,七月仲夏時期,A型流行性感冒在台灣與香港四處蔓延。
原本似乎可以躲過,那傳統春季裡,人多事雜而且總是日夜忙亂的胸腔疾病主治醫師和專科醫護團隊成員們,只得在不斷進出病房的【患者流】裡,繼續揮汗如雨地工作著。
為了要讓即將新開始的學期,有些專業見實習的學生們,在學習臨床檢驗室之中,肺功能檢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的基本知識和臨床實地應用,能更清楚與暸解;也為了把2016年和2017年七月的兩篇,各自有關於深吸氣(deep inspiration, DI)與診斷支氣管氣喘病等訊息整理備忘,這裡就把判斷PFT的基本概念和十分有趣的延伸新知,放在一起呈現給各位讀者和同好了。
如同往例,我們學【柯P流】的簡報方法,先講結論,也就是先看Take Home Messages:
- 2017年JAMA Jennifer L. McCracken等人的review article回顧型文章,再一次談到急性發作時(acute exacerbation, AE)進行肺功能檢查去進行診斷氣喘,較無價值(less informative),應待穏定時候才做。
- 肺功能檢查判讀的觀念,要把【第一秒用力呼氣流速,FEV1】,看成至少達到肺容積FVC百分之七十呼出量的【門檻】,而且一定要參考【flow-volume curve】圖形上代表【volume-time curve】【最大斜率】的【最尖點(peak)】確實出現,和呼氣的流速(flow)確實要趨近於零。
- 由深吸氣deep inspiration (DI)的觀念中,學習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肺容積足以影響主要呼吸道的管徑大小】,肺容積最大的【深吸氣】狀態下,擴張管徑與收縮管徑的力量,兩者彼此必須平衡,否則將造成呼吸時氣流的阻力變化。
- 臨床治療上,若不考慮使用氣管擴張劑治療,可透過【避免深吸氣,郤徹底執行深呼氣到底】,而取得呼吸道管徑的最大化(最佳化)的效應。
附上在prezi.com 利用動態呈現的簡報檔內容,裡面有更完整的四十張slides所組成的資料。
References
- Jennifer L. McCracken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Adults-A Review JAMA. 2017;318(3):279-290. doi:10.1001/jama.2017.8372
- R. Pellegrino et al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deep inhalation on airway calibre: a novel approach to lung function in bronchial asthma and COPD ERJ 1998;12:1219-1227 DOI: 10.1183/0903.1936.98.12051219
- David A Kaminsky What Does Airway Resistance Tell Us About Lung Function? Respir Care 2012;57(1):85–96
- 懷疑氣喘病, 可以請門診主治醫師安排肺功能檢查的時機
- 氣喘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之持續關注著Integrin, Periostin和Deep Inspiration (1)
- 決定人類呼吸道管徑大小的相關因子_第一話
- 試論長期追蹤肺功能之FEV1多半出現先升後降的解答...十分有趣的臨床課題
fig. 1
即使為了診斷氣喘病,必須有肺功能檢查的資料,在安排肺功能檢查時,仍不太適合對還是處在急性發作的狀態,就給予這個檢測。 |
fig. 2
最原始的肺功能記錄,是流量(肺容量)和時間,這兩個維度所構成的測量。如果,第一秒鐘用力呼氣,足以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FVC肺容積向外部呼出,就會符合上圖之中藍色線所構成的【正常人】的肺功能量測圖跡。 |
fig. 3
若在第一秒鐘所呼出的肺容積沒有高於百分之七十的FVC的時候,就會如同上圖之綠色的線,呈現FEV1比較【小】的狀態,而此時在第一秒鐘所做的切線斜率,將會小於正常人的同一時間點所繪的切線斜率。 |
fig. 4
fig. 5
fig. 6
假如收縮力,也就是主要來自於呼吸道平滑肌收縮,所產生的阻力(pressure)十分【穩定】存在於吸氣與呼氣之各個階段,而且這個向內收縮的力度【大於】肺間質向外擴張的力度,則在深吸氣的狀態,將有收縮氣管管徑的傾向,導致氣流進出【緩慢】的可能性。 |
fig. 7
不過,一般的人,深吸氣deep inspiration (DI),是不是真的達到【深】吸氣,郤不一定。也就是說,吸氣到達最大,而且呼氣到達肺餘容積的程度,臨床上不被保證做到。肺功能室的技術人員,就要被訓練到能徹底與完美地帶動受試者符合規定完成FVC吸飽氣之後的用力呼氣動作才行。 |
fig. 8
fig. 9
fig. 10
fig. 11
因此,在臨床的實際診斷和治療上,運用深吸氣(或是深呼氣)的概念,將可以推測,在不使用短效型乙二型擬交感神經作用劑的氣管擴張藥物下,只要受試者或臨床的患者朋友,能依循圖中右側黑底黃字的說明,不過度deep inspiration但保障與接近徹底地執行deep expiration,將有助於緩和平滑肌收縮所造成的【管徑變小】和【呼氣流速降低】了! |
fig. 12
全站熱搜